作者:张建林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同里,是个藏宝之地,可以说遍地是宝。这些宝物就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里宣卷便是宝中之宝。

  如果有机会去同里,你可以走走三桥,逛逛退思园,吃吃阿婆茶,但最要紧的是,一定要去听听同里宣卷。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同里,是个藏宝之地,可以说遍地是宝。这些宝物就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里宣卷便是宝中之宝。

  宣卷,是宝卷的俗称,即宣讲宝卷、宣唱宝卷之意。宣卷起源很早,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的“俗讲”和宋代的“谈经”。苏州、吴江一带的宣卷活动,确切年代尚待考证。据明徐献忠的《吴兴掌故集》卷十二记载:“近来村庄流俗以佛经插入劝世文、俗语,什伍群聚,相为唱和,名曰‘宣卷’。”说明明代中叶已有宣卷在吴语地区流行了。著名学者车锡伦长期从事宣卷研究,他曾多次到同里进行实地考察,在有关文章中提及,现在能够看到的文献资料有明万历二年初刊、题“古吴净业弟子金文编”的佛教宝卷《念佛三昧经路修行西资宝卷》。另外,明末陆人龙的话本小说《型世言》和清代吴江人沈云的《盛湖竹枝词》等书中也有宣卷活动的描述。

  从清末到民国年间,宣卷在吴江地区已十分流行,尤以同里一带最为活跃,并影响附近的屯村、芦墟、金家坝、黎里等九个乡镇。最早是木鱼宣卷,后来逐步改进,发展为丝弦宣卷。

  据有关资料记载,上世纪40年代,吴江境内约有20个宣卷班,从艺人员50多人。解放后,宣卷艺人大多参加中心工作,宣卷活动明显减少。在文革期间,宣卷活动被作为封建迷信遭到批判,活动处于绝迹状态。直到上世纪80年代,民间的宣卷活动才重新恢复,并得到迅速发展。宣卷艺人纷纷组班,举办各种民间演出,同时,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艺术节、会演等社会文化活动,影响越来越大。1984年春,老艺人顾计人赴京演出,《新民晚报》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

  宣卷研究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但从上世纪20年代起,顾颉刚、郑振铎、刘复、李家瑞、孙楷第、赵景深等在这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近年来,胡士莹、李世瑜、车锡伦、郑土有等专家、学者,在宣卷文献的搜集、编目、整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吴方言地区(特别是吴江地区)的宣卷活动日益受到重视,认为是“中国宝卷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郑土有《中国·同里宣卷集》序)”。

  《中国·同里宣卷集》的采录和编辑工作是从2007年开始启动的。俞前任主编,张舫澜任执行副主编。经过三年时间的采录、搜集、整理,这部上下两卷、200余万字的巨著终于完成了。上卷收录25部口头演唱记录本,这是宣卷采录小组经过一年多的田野作业,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的,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下卷是25部校点的手抄本,是历史文化的遗存,是前人搜集整理的成果,相当宝贵。

  值得一提的是,张舫澜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搜集宣卷资料,文革后又对同里宣卷近现代四大流派和班社传承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经过100多次田野调查,前后六次修改,历时30余年的《同里宣卷艺术四大流派和班社传承表》终于定稿。这份资料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这次作为附录收在下卷。附录中还有原生态的宣卷曲谱和宣卷小调,共66种,可供戏曲工作者、音乐工作者创作参考。

  本集收录的宣卷作品,内容丰富,有历史、民间故事传说、神话等题材,其中,绝大部分是前辈艺人创作的,部分是从传奇杂剧、地方戏曲和通俗话本改编的,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原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刘锡诚、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陈勤建等为本书题了词。复旦大学教授郑土有题词并写了序。序中概括了《中国·同里宣卷集》的三大特点,最后说:“相信这部凝聚着众多人心血,本着忠实记录原则完成的宣卷集子,不仅能为中国的宣卷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宣卷研究的深入。”

 

  文章来源:中国网-吴江日报 2012-12-09 09:15:29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篇[刘伯山]民间文书整理“两尊重”:尊重其历史形成和历史留存

下一篇[杜再江]黔西北彝族钞本亟待抢救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