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国际观察·美国会立法乱象】

  自2019年第116届国会启动以来,美国参众两院就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针对中国的狂态,反复彰显意欲在反华竞赛中拔得头筹的“决心”。两年里,美国国会山上共提出了627项包含“中国”关键词的各类法案和决议。如果说这些涉华立法动议全部带有浓厚的反华色彩可能并非百分之百确切,然而如果说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要蓄意破坏中美关系,则并无不当。在这600多项涉华立法动议中,最后有17项在议期内成为法律,其中就包括干预香港事务的“香港自治法案”和“2019年香港人权和民主法案”,干预新疆事务的“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和“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以及干预台湾事务的“2019年台湾友邦国际保护及加强倡议法案”。上述法案中充斥着针对中国的污蔑和偏见,而那些没能走完立法程序就“胎死腹中”的动议则更加“变态”,经常包含一些荒腔走板的内容,例如要求通过国会决议,主张“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是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或者要求“认证”所有中国企业的活动都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控制。

  2020年白宫易主后,第116届国会在立法领域所开的坏头不仅没有得到纠正,反而越发不可收拾。在2021年初启动后,美国第117届国会在反华立法的道路上大幅加速,不断狂飙。从数量上看,截至第117届国会解散时,包含“中国”关键词的法案和决议的提案数由上一届国会时的627项激增至1326项,堪称反华力度倍增。要知道,第116届国会本来就已经创造了一个历史纪录。从1989年至1990年的美国第101届国会到2017年至2018年的第115届国会,平均每届国会提出的涉华动议数量约为199项,不到第116届国会的1/3,更不到第117届国会的1/6。

  除了“加量”之外,第117届国会还以“遏制中国”以及“应对中国挑战”为旗号,完成了《通胀削减法》《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以及《芯片与科学法》这三项重磅立法。从名目上看,这三部法律似乎与中国没有直接关系,但事实上恰恰相反,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相关宣传和立法辩论中,“遏制中国”都是它们的重要招牌。例如,《芯片与科学法》就是将之前提出的包括“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和“无尽前沿法案”在内的诸多反华提案杂糅在一起,不仅鼓吹“在每一个维度上抗衡中国”,而且含有禁止接受联邦政府资源的美国企业在华建立“先进技术”工厂的排华条款。在另外两部法案的条文中,改进美国的基础设施、推动清洁能源转型也与强化对华竞争串联在一起,直接或间接地包含了在投资和产业链中排除“中国元素”的内容。

  第117届国会的三项重磅立法被白宫视为其“重大政绩”,2022年中期选举中的“小输当赢”也增强了民主党的政治自信。因此,过去两年,不论主要内容是什么,动辄就要与“遏制中国”“与中国竞争”“应对中国挑战”捆绑在一起的国会政治伎俩被白宫和民主党继续“视若珍宝”。当然,共和党阵营也不可能让对手“专美”,自然要与其比一比“谁更反华”。2023年1月3日,美国第118届国会正式出炉。7天之后,之前在议长选举中陷入苦战的麦卡锡就兑现了承诺,在众议院中新设了所谓“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专门负责反华事务。此后,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美国参众两院又炮制了364项包含“中国”关键词的立法动议。按照这一“工作效率”,第118届国会的最终“成绩”恐怕将与第117届国会不相上下,继续将反华动议的总量维持在四位数。

  在利用反华法案谋取自身政治利益的手段上,新国会和老国会没有太多区别。2023年5月,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参议员舒默正式提出所谓“中国竞争法案2.0”。关于“版本升级”的具体内容,舒默一方面提出要进一步限制美国企业投资在华科研项目,另一方面又鼓吹要采取措施在台湾问题上“威慑”中国,内容跨度极大。可想而知,新法案又将是一个打着“反华”旗号的民主党议程的大杂烩。此外,也少不了博眼球的提案,最新一例就是参议院外委会在6月9日通过的所谓“结束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法案”。当然,这还不是最荒唐的,毕竟新一批要求“取消中国正常贸易地位”的提案又出现在了两院案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港媒:对美国最迫在眉睫的威胁是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

下一篇输出枪支暴力,美国商务部如此“专业”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